tong的成语 (687个)

681

政通人和

成语拼音:
zhèng tōng rén hé
成语解释: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682

中通外直

成语拼音:
zhōng tōng wài zhí
成语解释:
莲的茎中心有孔可通上下,其外正直,不弯不曲。比喻人的心胸宽广,行为端正
成语出处: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83

志同心合

成语拼音:
zhì tóng xīn hé
成语解释: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成语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访侠》:“官居台省,曾叨宠幸,只为爱山水窠巢,早离脱仕途坑阱。喜你志同心合,志同心合,果然堪敬!和你结师生,共老林泉下,同期大道成。”
684

乍同乍异

成语拼音:
zhà tóng zhà yì
成语解释:
乍:忽然;同:一样;异:不同。一会同意,一会不同意,形容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
成语出处:
《鬼谷子·飞坩》:“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685

智者所见略同

成语拼音:
zhì zhě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语解释:
智者:聪明有智慧的人;略:大致。指有见识者所持见解大致相同
成语出处:
晋·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686

濯濯童山

成语拼音:
zhuó zhuó tóng shān
成语解释:
濯濯:光秃的样子;童:山无草木。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687

众啄同音

成语拼音:
zhòng zhòu tóng yīn
成语解释: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成语出处: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 上海罢市救亡史》:“和会方开,公论犹在。青岛归我,众啄同音。”
* tong成语,tong的成语,带to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