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足的成语 (126个)

61

碍手

成语拼音:
ài zú ài shǒu
成语解释:
同“碍手碍脚”。
成语出处:
62

之虫,断而不蹶

成语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duàn ér bù jué
成语解释: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之虫,至死不僵”。
成语出处:
唐 马总《意林》卷一:“百之虫,断而不蹶。”
63

之虫,至死不僵

成语拼音: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成语解释:
: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64

而立

成语拼音:
cè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而立。”
65

而立

成语拼音:
chó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成语出处:
西汉 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而立,阖口而不言。”
66

而立,侧目而视

成语拼音:
chóng zú ér lì,cè mù ér shì
成语解释:
: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成语出处:
《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而立,侧目而视矣。”
67

其间

成语拼音:
cè zú qí jiān
成语解释:
:插。在里面插一脚。
成语出处:
鲁迅《月界旅行辩言》:“绝无一女子厕其间,而仍光怪陆离,不感寂寞,大为超俗。”
68

自喜

成语拼音:
chā zú zì xǐ
成语解释:
差:略;:可。指自己觉得尚可自慰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即归寓大啮,健饭如恒,差自喜。”
69

不前

成语拼音:
dùn zú bù qián
成语解释:
停顿下来不前进。
成语出处:
70

搓手

成语拼音:
dùn zú cuō shǒu
成语解释:
着急惋惜的样子。
成语出处: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搓手。”
71

捶胸

成语拼音:
dùn zú chuí xiōng
成语解释:
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
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72

而居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jū
成语解释:
像鼎的三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73

而立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成语解释: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为圆形;三两耳。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而居。”
74

而眠

成语拼音:
dǐ zú ér mián
成语解释:
脚与脚相触地同睡在一张床上。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而眠。’”
75

而三

成语拼音:
dǐng zú ér sān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成语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而三焉。”
76

而卧

成语拼音:
dǐ zú ér wò
成语解释:
抵:碰撞,相触;抵:脚挨着脚。脚与脚相触地同睡一张床上。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一日,众官皆散,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而卧。”
77

捩耳

成语拼音:
dùn zú liè ěr
成语解释:
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成语出处:
宋·王銍《默记》卷上:“晋公候于阁门,见其甚久。则顿捩耳云:‘无及矣。’”
78

三分

成语拼音:
dǐng zú sān fēn
成语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79

谈心

成语拼音:
dǐ zú tán xīn
成语解释:
:指同床安睡。谓抵而眠,彻夜长谈。形容亲切深厚的情谊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8回:“此荒港又不知离城多远……不如竟在弟船过夜,抵谈心。”
80

之势

成语拼音:
dǐng zú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成语出处:
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自谓三分鼎之势。可以与泰山共相始终。”
* 第二个字是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