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难的成语 (157个)

141

皂白

成语拼音:
zào bái nán fēn
成语解释:
皂:黑。黑白很分辨,比喻是非不易辨别
成语出处:
川剧《评雪辨踪》:“穿钉鞋的,你二天来,不要穿钉鞋,要穿草鞋嘛,免得我们秀才要评什么足迹,给他做个皂白分。”
142

擢发

成语拼音:
zhuó fà nán shǔ
成语解释:
拔下的头发以数清(擢:拔)。比喻罪行很多。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之罪,尚未足。”
143

众寡

成语拼音:
zhòng guǎ nán dí
成语解释:
寡:少。少数敌不过多数
成语出处:
明·沈孚《千金记·抬集》:“选下精兵八千,远渡江东,诚恐众寡敌,为此又行出榜。”
144

真假

成语拼音:
zhēn jiǎ nán biàn
成语解释:
辨:辨别。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
《星火燎原·围困沁源》:“埋的时候也给它来个真假辨。”
145

众口

成语拼音:
zhòng kǒu nán tiáo
成语解释:
众人的口味很调配恰当。比喻以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调:调理;调配。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和傅说之羹,实调于众口。”
146

孳蔓

成语拼音:
zī màn nán tú
成语解释:
孳:同滋,长也;蔓:繁生、蔓延。比喻坏的事物绝不能任令它蔓延开来,否则,便以收拾。
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图也。”
147

滋蔓

成语拼音:
zī màn nán tú
成语解释:
滋:滋长;蔓:繁生、蔓延。野草滋生,以消除。比喻势力扩大了再要消灭就很困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148

众怒

成语拼音:
zhòng nù nán fàn
成语解释:
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众怒犯,专欲成,合二以安国,危之道也。”
149

众怒犯,专欲

成语拼音:
zhòng nù nán fàn,zhuān yù nán chéng
成语解释:
专欲:一个人的欲望,众人的债怒不可触犯,一人的欲望于实现。指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众怒犯,专欲成,合二以安国,危之道也。”
150

众怒

成语拼音:
zhòng nù nán rèn
成语解释:
指众人的愤怒以抵当。
成语出处:
唐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众怒任,蓄怨终泄。”
151

自身

成语拼音:
zì shēn nán bǎo
成语解释:
自己保不住自己。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保',还保得别人?”
152

在所

成语拼音:
zài suǒ nán miǎn
成语解释:
不可能避免。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活地狱》第九回:“或者阳示和好,暗施奸刁的,亦在所免。”
153

真伪

成语拼音:
zhēn wěi nán biàn
成语解释:
辨:辨别。真假分辨不清
成语出处:
巴金《“文革”博物馆》:“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忠奸不分、真伪辨的大混乱,还有那些搞不完的冤案,算不清的恩仇!”
154

专欲

成语拼音:
zhuān yù nán chéng
成语解释:
专欲:个人欲望。单凭个人意愿,事情以办成。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犯,专欲成,合二以安国,危之道也。”
155

朱紫

成语拼音:
zhū zǐ nán bié
成语解释:
朱:红色。古代以朱色为正色,紫色为间色,比喻正邪、好坏。形容善恶不辩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允传》:“丞相亮将北伐,住汉中,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别,以允秉心公亮,欲任以宫省之事。”
156

壮志

成语拼音:
zhuàng zhì nán chóu
成语解释:
壮志:宏伟的志向;酬:实现。宏伟的志愿以实现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他端的忠直慷概,壮志酬。”
157

罪责

成语拼音:
zuì zé nán táo
成语解释:
因为犯罪,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以逃却的
成语出处: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逃。”
* 第三个字是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