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者的诗词(1239首)

1 《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 宋·梅尧臣

因归话茯苓,久著桐君籍。
成形得人物,具体存标格。
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
外凝石棱紫,内蕴琼腴白。

2 《墨花(并叙)》 宋·苏轼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
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3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宋·王正功

百嶂千峰古桂州,乡来人物固难俦。
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
经济才猷期远器。
纵横礼乐封前旒。
三君八俊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4 《陈留市隐者》 宋·陈师道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
斯人岂其徒,满腹一杯羹。
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
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

5 《张冠卿以前诗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句为十诗》 宋·陈傅良

我友天下士,逝者八九人。
非无新造交,亦有久故亲。
可与共安利,未可同隐沦。
欣然得一个,回首终醉辛。

6 《诸公出游有翼有诗和者盈轴次日饮正卿家出以》 宋·曾协

可堪俗事苦相留,不许联翩李郭舟。
酒兴定知鲸浪吸,词源聊看峡江流。
名如北斗谁能挹,价重连城未易酬。
恰似西都数人物,校书中秘让诸刘。

7 《题徐参议所藏唐人浴儿图》 宋·王炎

右相尝惭呼画师,技痒仍复拈毛锥。
逼真谁作此赝本,亦有妙意生妍姿。
中庭燕坐必主妇,绿云高髻香罗衣。
嫣然嫔妾左右侍,前浴能言丹凤雏。

8 《有议袁蒙斋者》 宋·戴复古

世上苦无公是非,讥评人物信犹疑。
镜中妍丑无私照,棋上高低有误时。
怀古尚馀乔木在,伤春唯许落花知。
黄金可办将何用,铸出当年钟子期。

9 《木兰花慢 赠吹**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 元·元好问

要新声陶写,奈声外有声何。
怆银字安清,珠绳莹滑,怨感相和。
风流故家人物,记诸郎、吹管念奴歌。
落日邯郸老树,秋风太液沧波。

10 《赠术者施元龙》 宋·刘克庄

信上多人物,华宗谱最蕃。
遥遥忘世胄,仆仆傍谁门。
眼毒偏奇中,心灵每预言。
秃翁无阿堵,何以赠南辕。

11 《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宋·吴芾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
岂无艇民,生而清穆。
亦既从师,步趋随逐。
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12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辞赋精选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写景饮酒感叹哲理

13 《核舟记》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初中文言文咏物赞美技艺

14 《小石城山记》 唐·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古文观止山水游记咏物抒怀

15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16 《永州八记》 唐·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辞赋精选山水游记

17 《观潮》 宋·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初中文言文写景散文

18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19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宗教劝善

20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 关于人物者的诗词 描写人物者的诗词 带有人物者的诗词 包含人物者的古诗词(123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