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造句

“主体”的解释

主体[zhǔ tǐ] 主体 (汉语词语)主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ǔ tǐ,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
用“主体”造句 第1组

1、这幢建筑物的主体已经完工了。

2、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3、从实用的角度,到超载的发挥,构成艺术的主体

4、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

5、这类学校一般以租赁办学场所为起点,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白手起家,逐年积累,滚动发展,以城乡结合部和民办中小学较为常见。

6、分析了经营权出让中因经营主体而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出了确定景区经营主体资格的指标和方法建议,希望对景区经营权出让实践乃至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有所裨益,并以为引玉之砖。

7、爱情的主体是生活,一起生活你能陪她一时的难过,但你能陪她承受所有的压力吗?你能给她身体的温度,但你能给她生活的方向吗?你可曾想象当热情褪去,拥抱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

8、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的主体,只有全社会的人都参与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慈善所发挥出的作用力才会更大,慈善的伦理价值才会更加久远。

9、公平与道义几乎是同一性质的概念,它主张尊重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按照普遍化的道德原则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事实,特别是在利益机会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力求兼顾和融通,不偏不党,正直无私。

10、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作为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商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过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让银行失去发展中间业务的动力,缺乏激励机制,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不足。

用“主体”造句 第2组

11、读后感”的“感”是主体,引述不能过多,如果变成原作的复述,那就喧宾夺主了。

12、话语方式的选定采纳,不是批评主体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偶然的即时应景,而是既有批评家一贯着力的技术渗透,也有他自觉的价值参与,更融涵了批评主体固有的无意识心理范型和思维定势。

13、同时企业作为信用主体本身也饱尝了信用缺失所带来的"切肤之痛"。因此,关注企业信用状况,对企业信用缺失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对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4、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

15、奉献是人类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奉献是发挥个人积极性和创造的源泉,能自觉追求人生真、善、美;能自自觉提自我主体素质;能融洽入集体的社会,是真诚互助的桥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16、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7、男人喜欢女人的纯,女人喜欢男人的坏。男人和女人始终是矛盾的主体

18、麦肯尼认为,中国政府正大光明地利用因特网促使其人民与其连手,没有多党合作与民主体系。

19、传统行政规制模式制造大量泾渭分明的对立范畴,这就使得一种非此即彼的对抗关系昭然若揭,它集中体现为规制主体与规制对象之间的对抗性,将公益与私益关系机械地理解为此涨彼消。

20、在国有股场外转让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协议受让了国有股,而且对其基本情况的公告,往往一笔带过,语焉不详,使投资者很难了解受让主体的真实面目。

用“主体”造句 第3组

21、该说的表述更加直接,它以加害人做出行为的时候是否达到了社会一般主体对危害结果的注意程度为标准来确定原因,这不仅对这个逻辑矛盾没有丝毫的解救,反而更加正中下怀。

22、鲁迅曾经置身于其中,十余岁时就充当过义勇鬼,自得其乐,这对他的创作有着忽明忽暗的影响,主体参与性很强。

23、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让群众满意,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4、强化对节能专项验收程度的监督,要求验收不走过场,各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员到场。

25、

26、

27、正如德高望重的勒恩汉德法官1951年时所说:"如果我们想要延续民主体制,必须遵守一条戒律正义不能配给。"。

28、商品经济的发展既确立了权利在财产法和债法中的主导地位,又促进了权利主体的普遍化,连一贫如洗的工人也成为自己劳动力商品的所有者。

29、当主体和客体两者都一起在意识里,那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即使你只能有一个片刻、一瞬间达到它,你也会立刻瞥见三托历,你将会立刻离开身体而到达其它地方。

30、无一不是在彰显人的主体性,在展示人类战天斗地的精神。

用“主体”造句 第4组

31、他煞有介事地对主体进行了层级的划分,而在划分的最关键阶段现实界却突然闭口不言,使主体的结构性存在也变得不可言说。

32、对于专有部分的限制只能是出于业主共同利益的考虑,因此对于共同利益判断标准的确定关乎民事主体所有权的保护,兹事体大。

33、有的地方政府行政部门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为由,强行介入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越俎代庖,成为直接的拆迁人。

34、不过,张彻英雄始终以残酷青春为主体,一直停留在血气方刚视死如归的青春搏杀期他的主角始终没有成熟。

35、因而,主体间性课程不是悬浮于"学术界"曲高和寡的时尚,而是要指导课程设计的思想理论。

36、鉴于国家主体在经济法主体分类中的重要性,我们已数次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述,在行文即将结束之际,我们再次以国家主体为出发点,对理论界关于经济法的一些学说的基本观点提出置疑,请各位经济法学人不吝赐教。

37、采访对象属于各行各业,地位有高有低,面对不同的对象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采访弱势群体不应高高在上,对待领导干部则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记者主体与采访对象间用语言首先建立起一种平等的语境。

38、首先,对现有环卫专业队伍实行管干分离,使环卫作业单位成为市场主体,使环卫管理部门成为政府的行政主体,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卫行业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

39、文章中自始自终强调物理概念教学应以认知同化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概念的内部矛盾,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40、从历史的纵向来看,腐败文化的主体几乎都是朝廷命官,他们无人不读圣贤之书,无官不讲修齐治平,却又几乎是无官不招权纳贿,无官不贪赃枉法。

用“主体”造句 第5组

41、诚信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行为主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作出的承诺负责,而不能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42、日语被动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核心就是动作主体表现的不同。

43、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有的企业不仅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有的甚至对安监、消防等部门的检查置之不理。

44、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成为学习主体,关键在于教师要相机设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探究,勇于实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中。

45、学校致力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合作、会负责、会审美、会创新的,既有良好科学素质、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既能适应市场机制、又能超越市俗功利,既有现代意识、又有传统美德,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既受到高校欢迎、又受到社会好评,既具有儒雅气质、又富有主体性的高中毕业生。

46、由于市场参与主体利益的显性化,资本市场运行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依赖股权分置为基础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法规、监管对象、监管手段,需要革故鼎新。

47、如果君主体认天道,加强自我修养,开创善政,就会风调雨顺,反之则妖孽丛生,天灾人祸不断,民可揭竿而起,替天行道,从而勾画出一幅天与民共同制约君主的理想图景。

48、在企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过程中,区域文化氛围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个发展主体

49、司马迁自我超越的主体意识,表现为重于泰山,超越生死的价值观。

50、在后一种情况下,主体自身的矛盾往往是主体低能的表现,对方见自己低能,也就对自己不以为意,使矛盾得到消除。

* 在线查询主体造句,用主体造句,用主体组词造句,包含主体的句子。
主体

关于主体的诗句

以心体之者为四海之主 体轻唯有主人怜 体轻唯有主人怜 主静山之体 青山之主兮体本平等

关于主体的成语

神不主体

其它词语造句

主任造句 主人公造句 主义造句 为首造句 为重造句 为祖国造句 为着造句 为的是造句 为的造句 为生造句 为民造句 世故造句 世态造句 世俗造句 世代造句 世人造句 世事造句 世上造句 专辑造句 不正之风造句 不明不白造句 不断进步造句 不折不扣造句 不慌不忙造句 不愧造句 不忙造句 中外造句 中坚造句 中国队造句 中国政府造句 中国历史造句 中国人民造句 中国人造句 中国造句 中和造句 中原造句 中华民族造句 中医造句 中伤造句 中东造句 中下造句 两年造句 两岸造句 两头造句 两地造句 两国造句 两回事造句 两只造句 两全其美造句 两全造句 丢脸造句 丢掉造句 丢弃造句 丝毫造句 东海造句 东南造句 不平等造句 不平造句 为主造句 为中心造句

相关链接

主体的意思 主字解释 体字解释 主字部首 体字部首 主字笔顺 体字笔顺 主的成语 体的成语 主字组词 体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