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心旷神怡 小心翼翼 无可奈何 高山流水 画龙点睛 呕心沥血 争先恐后 哄堂大笑 兴高采烈 爱屋及乌 狐假虎威 妄自菲薄 百发百中 刻舟求剑 一丝不苟 不耻下问 入木三分 九牛一毛 囫囵吞枣 杯弓蛇影 叱咤风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有恃无恐 如火如荼 民不聊生 此地无银三百两 卧薪尝胆 千钧一发 差强人意 乐不思蜀 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如释重负 刚愎自用 欲盖弥彰 神机妙算 朝三暮四 杞人忧天 胸有成竹 诚惶诚恐 亡羊补牢 乘风破浪 越俎代庖 狡兔三窟 门可罗雀 刮目相看 如雷贯耳 以身作则 安然无恙 废寝忘食 弄巧成拙 侃侃而谈 司空见惯 沧海桑田 义无反顾 自惭形秽 四面楚歌 一筹莫展 不屈不挠 开卷有益 扑朔迷离 望洋兴叹 踌躇满志 后生可畏 义不容辞 杯水车薪 口若悬河 盛气凌人 指鹿为马 家喻户晓 萍水相逢 苟延残喘 三顾茅庐 滥竽充数 不拘一格 车水马龙 按图索骥 有志者事竟成 为富不仁 狼子野心 不可救药 瓜田李下 名不虚传 守株待兔 贪得无厌 炙手可热 五十步笑百步 李代桃僵 竭泽而渔 众志成城 趾高气扬 生灵涂炭 负荆请罪 天衣无缝 怒发冲冠 狼狈不堪 兔死狗烹 手不释卷 奋不顾身

成语故事大全(共4000个)

801

八攻八克

【典故】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松赞干布死后由年幼的孙子执政,大权由国相禄东赞控制,他大肆进攻吐谷浑。唐军前去征讨,先胜后败。河南原武人娄师德智勇双全,收集散兵游勇与吐蕃军进行激战,八攻八克取得了胜利,从此边境安宁。 ......
802

本固邦宁

【典故】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
803

不甘雌伏

【典故】东汉末年,成都著名学者赵典的侄儿赵温,年轻时有大志,他在做京兆时很不得志,常叹息不能为国家立功,他感慨地对朋友说:“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不久,赵温弃官回家,在灾荒之年,他把家中存粮拿出救济穷人。 ......
804

八公草木

【典故】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 ......
805

不共戴天

【典故】公元1138年,金国派使者要挟南宋皇帝递降书顺表,宋高宗、秦桧贪生怕死,准备降金。大臣胡铨写《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对:“誓与秦桧等人不共戴天,希望斩下他的人头悬挂城门示众,然后诛杀金国使者。否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rdq ......
806

怖鸽获安

【典故】佛教《涅槃经》第28载中讲述:从前有一只被老鹰追逐的鸽子,吓得到处乱飞,老鹰还在继续追逐。佛看到这种情况,就用自己的身影遮蔽鸽子,使老鹰找不到鸽子就逃走了。鸽子消除了恐怖,重新获得了安全。 ......
807

百感交集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卫獶,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怀帝时任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他精读《易经》、《老子》,说话 ......
808

悲歌击筑

【典故】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访到义士荆轲与高渐离,请他们出面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行人洒泪告别。 ......
809

兵贵神速

【典故】“兵贵神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意思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会取得胜利。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知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
810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典故】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 【出处】坚与苻融 ......
811

杯弓蛇影

【典故】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 ......
812

不关痛痒

【典故】贾宝玉听说薛姨妈及宝钗来京城并住在他们家,就立即前去拜访,把自己的通灵宝玉拿出给宝钗看,宝钗也把自己的金锁让宝玉观赏,林黛玉见到他们两个高兴的样子,心中酸溜溜的,故意闪到一边,只留下几个不关痛痒的老婆子伺候。 ......
813

不敢越雷池一步

【典故】“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则成语的原话是:“无过雷池一步”,意思是要温峤坐镇防地,别越过雷池到京城去。后用“不敢越雷池一步”来表示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和范围。这个成语来源于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814

悲歌易水

【典故】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访到义士荆轲与高渐离,请他们出面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行人洒泪告别。 【出 ......
815

不寒而栗

【典故】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汉武帝时,有个官吏叫义纵,十分凶恶残暴。他一到定襄郡上任当太守,就把狱中两百多名所谓的犯人,连同入狱探视过犯人的两百多人,全部杀害。消息传出以后,使郡中的人民都不不寒而栗。 ......
816

白虹贯日

【典故】战国时期,韩国大臣严遂与相国韩傀结下怨仇,他到齐国去找屠狗为业的聂政去刺杀韩傀。聂政待母亲去世后,为报答严遂的知遇之恩,就独身仗剑闯入戒备森严的韩傀府并刺杀了他,然后自我毁容自杀,传说当时有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 ......
817

不怀好意

【典故】武松自杀了潘金莲与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后,被官府判望流放,套上枷锁,由两个差官押送,经过十字坡酒店遇到母夜叉孙二娘,孙二娘不怀好意,用蒙汗药来对付武松。武松装作药性发作,在孙二娘要扒皮时抓住她,吓得孙二娘赶快求饶。 【典故】武松听了这 ......
818

悲欢离合

【典故】宋朝时期,苏轼、苏辙兄弟情深,同时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宦海茫茫,身不由己,兄弟聚少离多,有一年中秋节,苏轼感慨六年没见到苏辙了,便作诗《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王丽娟。&rdq ......
819

兵荒马乱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外面兵荒马乱,乐工继续奏乐,弟子们强拉他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
820

暴虎冯河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外出讲学,子路佩剑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为徒,子路说自己像箭不用读书,孔子说读书可以让他有勇有谋。子路于是拜孔子为师,他问孔子统率三军时愿意与谁共事,孔子说不愿与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过河的有勇无谋的人共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