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成语故事

安居乐业 心旷神怡 小心翼翼 无可奈何 高山流水 画龙点睛 呕心沥血 争先恐后 哄堂大笑 兴高采烈 爱屋及乌 狐假虎威 妄自菲薄 百发百中 刻舟求剑 一丝不苟 不耻下问 入木三分 九牛一毛 囫囵吞枣 杯弓蛇影 叱咤风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有恃无恐 如火如荼 民不聊生 此地无银三百两 卧薪尝胆 千钧一发 差强人意 乐不思蜀 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如释重负 刚愎自用 欲盖弥彰 神机妙算 朝三暮四 杞人忧天 胸有成竹 诚惶诚恐 亡羊补牢 乘风破浪 越俎代庖 狡兔三窟 门可罗雀 刮目相看 如雷贯耳 以身作则 安然无恙 废寝忘食 弄巧成拙 侃侃而谈 司空见惯 沧海桑田 义无反顾 自惭形秽 四面楚歌 一筹莫展 不屈不挠 开卷有益 扑朔迷离 望洋兴叹 踌躇满志 后生可畏 义不容辞 杯水车薪 口若悬河 盛气凌人 指鹿为马 家喻户晓 萍水相逢 苟延残喘 三顾茅庐 滥竽充数 不拘一格 车水马龙 按图索骥 有志者事竟成 为富不仁 狼子野心 不可救药 瓜田李下 名不虚传 守株待兔 贪得无厌 炙手可热 五十步笑百步 李代桃僵 竭泽而渔 众志成城 趾高气扬 生灵涂炭 负荆请罪 天衣无缝 怒发冲冠 狼狈不堪 兔死狗烹 手不释卷 奋不顾身

成语故事大全(共4000个)

201

暗香疏影

【典故】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林逋曾在江淮一带漫游,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一生无妻无子,特别酷爱梅花与白鹤,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著名诗篇《山园小梅》表现出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众芳摇落都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202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典故】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准备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提高农民与将士的地位,遭到大夫甘龙与杜挚的反对,商鞅据理力争,认为甘龙的话是世俗之言,他们只能安于故俗,溺于所闻,居官守法。推行新法就可以富国强兵,称霸于诸侯。 ......
203

暗中摸索

【典故】唐朝时期,文人许敬宗为人傲慢,新交的朋友经人介绍后往往立刻忘记人家的姓名。有人说他记性太坏,他辩解说:“像你这种人,我当然记不住,倘若遇到何逊、刘孝标、沈约、谢朓他们,即使是暗中摸索,我也不难辨认。” ......
204

不安本分

【典故】贾宝玉自从有了秦钟作伴上学后,整天与秦钟混在一起,他本是一个不安本分的人,现在更加随心所欲了。贾政只当他上学,也不怎么管他。宝玉与秦钟忘记了辈分,竟称兄道弟起来,宝玉有时直接叫秦钟的表字,秦钟也习以为常。 ......
205

不卑不亢

【典故】春秋末年齐国宰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百般刁难他,先是让他从小门进城,然后说他是矮子,用最差的饭菜招待他,最后用两个齐国囚犯来羞辱他,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结果楚王自取其辱。 ......
206

百步穿杨

【典故】《战国策·西周策》: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他的箭术非常高明,即使离开柳树一百步射它的叶子,也百发百中,在旁的人看见了皆齐声喝采。 ......
207

八百孤寒

【典故】唐朝时期,太尉李德裕爱才如渴,经常提拔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入仕。这些贫苦的书生特别爱戴他,在他被贬到南荒之地时,纷纷为之悲痛,并作诗来描述他们的心情:“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
208

鞭不及腹

【典故】春秋时期楚庄王仗着势力强大不征得宋国同意派大夫申舟经宋国出使齐国,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大夫伯宗向晋景公建议不要出兵,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没有理由为了宋国而得罪楚国。 ......
209

变本加厉

【典故】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编撰我国最早的文学总集《文选》,收录从周代到六朝的文学作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修课本。他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升华,犹如冰是水凝成,但它又变本加厉,比水冷得多一样。 ......
210

斑驳陆离

【典故】战国时期,屈原怀才不遇,他多次向楚怀王提出很多建议没有被采纳,与那些贵族阶级的政治主张存在很大的分歧。他在《离骚》中写道:“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驳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
211

半部论语

【典故】这个成语来源于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谱》.....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 ......
212

半部论语治天下

【典故】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
213

抱布贸丝

【典故】春秋时期,卫国境内淇水边美丽姑娘淇姑爱上一个年轻商人,年轻商人误了约期,但终究与她成婚。婚后他去郑国做买卖,从此一去不返,伤心的淇姑坐着马车回老家,她边走边唱:“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非来贸丝,来即我谋。” ......
214

不辨菽麦

【典故】这句成语见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公元573年周历正月初五,晋国的栾书、中行偃派程滑杀死了晋厉公,葬在翼地的东门外边。随后,士鲂等人在京师迎按年仅14岁的周子为国君。当时,晋国的一些贵族为了自己把持朝 ......
215

白璧三献

【典故】春秋时期,楚国珠宝匠卞和从山中发现一块璞玉原料,兴高采烈跑到宫里去进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认为这根本就是石头,就命人砍了他的左脚;进献给楚武王,楚武王也同样砍了他的右脚。只有楚文王识货,命人加工成为有名的和氏璧。 ......
216

步步为营

【典故】三国时,黄忠和严颜攻占太阳山后,黄忠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军。来到定军山,黄忠多次去挑战,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就是不出来应战。因为那里地形相当复杂,也离开不清楚敌人的详细情况,黄忠只好安营扎寨住下来。这时,曹操命令夏侯渊主动 ......
217

兵不血刃

【典故】“兵不血刃”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兵器上没有血。表示未经作战就取得胜利。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陶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作过战, ......
218

兵不厌诈

【典故】“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 ......
219

彼此彼此

【典故】战国时期,梁惠王很喜欢与别国打仗,闹得民怨沸腾。梁惠王不解,问孟子为什么士兵在有吃有穿的情况下还要逃跑导致人口下降。孟子告诉他战争的危害性,要治理好国家,战争与不给人民衣食一样影响社会的繁荣安定。 ......
220

鞭长不及

【典故】春秋时期,楚庄王仗着势力强大不征得宋国同意派大夫申舟经宋国出使齐国,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大夫伯宗向晋景公建议不要出兵,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没有理由为了宋国而得罪楚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