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zheng的汉字

za zai zan zang zao ze zei zen zeng zha zhai zhan zhang zhao zhe zhei zhen zheng zhi zhong zhou zhu zhua zhuai zhuan zhuang zhui zhun zhuo zi zong zou zu zuan zui zun zuo
拼音是zheng的字有:正、政、争、证、整、征、郑、症、挣、睁、怔、铮、蒸、徵、拯、诤、筝、狰、峥、钲、證、脀、鄭、睜、鏳、凧、㱏、𤿆、佂、𢌛、抍、𢁿、糽、姃、爭、𠄙、𨒌、𨛰、𠲜、𦙫、炡、𤇏、䦶、𢘫、𢏰、𢓞、𢌦、眐、烝、𤇶、𧘿、𦚦、𢮐、𥒛、𨜓、猙、掙、崝、崢、聇等。
汉字拼音解释
zhèng|zhēng [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zhèng 1.政治:政纲。政工人员。2.政府:党政军民。3.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4.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家政。校政。
zhēng 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争论。是非之争。2.力求获得或达到:为祖国争光。力争上游。3.竞争;争夺:争先恐后。只争朝夕。4.疑问代词。怎么;如何(见于早期白话):争奈。
zhèng 1.证明:证人。证实。2.凭证;证据:工作证。人证。3.中医对病人若干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如表证(发热、恶寒等)、虚寒证(怕冷、出虚汗、手脚冰凉等)。
zhěng 1.全部在内,没有剩余或残缺;完整(跟“零”相对):整天。整套。一年整。十二点整。化整为零。2.整齐:整洁。整然有序。仪容不整。3.整理;整顿:整风。整装待发。4.修理:整修。整旧如新。5.使吃苦头:他被整得好苦!6.搞;弄:绳子整断了。这东西我看见人整过,并不难。
zhēng 1.走远路(多指军队):征途。长征。2.征讨:出征。南征北战。3.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兵。应征入伍。4.征收:征税。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征文。7.证明;证验:文献足征。信而有征。有实物可征。8.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征候。象征。特征。“徵”
zhèng 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后为韩所灭。
zhèng|zhēng [zhèng]疾病:病症。急症。不治之症。对症下药。[zhēng]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
zhēng|zhèng [zhèng]1.用力摆脱束缚:挣脱锁链。2.用劳动换取:挣工资。[zhēng]〔挣扎〕尽力支撑或坚持。
zhēng 张开(眼睛):睁眼。风沙打得眼睛睁不开。
zhēng [zhēng][怔忡]中医指心悸,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得很厉害。[怔忪]惊惧。[zhèng]发愣,发呆:发怔。
zhēng [zhēng]〔铮铮〕拟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zhèng](器物表面)光亮耀眼:铮亮
zhēng 1.液体受热转化成气体上升:蒸发。水蒸气。2.一种烹饪方法。利用沸水的热气使物品变熟、变热:蒸馒头。把冷饭蒸一下儿。
zhǐ|zhēng [zhǐ]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sol(即简谱“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zhēng]1.“征”的繁体字。2.召集:“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3.責問、詢問:“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4.驗證、證明。《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5.公開尋求、招請:“徵婚”、“徵文”、“誠徵女工”。6.課取、收取:“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7.預兆、跡象:“吉徵”﹑“凶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8.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zhěng 救:拯救。拯民于水火之中。
zhèng 直爽地劝告:诤友。诤言。
zhēng 拨弦乐器。木制长形,战国时秦地已有。历代弦制不一,有十三弦、十六弦等。现经改革,已发展为二十一或二十五弦,并有转调筝,表现力更为丰富。用于独奏、伴奏及合奏。
zhēng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
zhēng 〔峥嵘〕形容高峻。比喻超越寻常,不平凡:山势峥。岁月峥。嵘(róng)。
zhēng|zhèng [zhēng]古代击乐器。青铜制,形似倒置铜钟,有长柄。用于行军。[zhèng]镄的旧称。
zhèng 1.同“”。2.同“症1”。
zhēng 1.把牲体放入俎中。2.已盛牲体的俎:“宗人告祭脀。”
zhèng 同“”。
zhēng 同“”。
zhēng 古同“”。
zhēng 均为纸鸢(日本汉字)。
zhèng
𤿆 zhěng
zhēng 〔佂伀(zhōng)〕惊慌,如“百姓佂伀(zhōng),无所措其手足。”
𢌛 zhēng
zhěng 1.上举;升。2.拔。3.救助。4.取;收。
𢁿 zhēng
zhēng|zhěng [zhēng]引。[zhěng]丝绳绷紧的样子。
zhēng 1.古女子人名用字。2.女子容貌端庄。3.古同“”,指长官。
zhēng 1.“争”的繁体字。2.奪取、互不相讓。《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北史•卷二十二•長孫道生傳》:“嘗有二鵰,飛而爭肉,因以箭兩隻與晟,請射取之。”3.較量﹑競爭。《書經•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4.辯論:“據理力爭”。《左傳•昭公六年》:“民知爭端矣,將棄禮而徵於書。”《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此難以口舌爭也。”5.相差﹑差別。唐•杜荀鶴《自遣詩》:“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水滸傳•第六十九回》:“我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萬萬的人,豈爭他一個?”6.規勸。同“”。《呂氏春秋•仲春紀•功名》:“關龍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領之死,爭其上之過。”7.如何。同“”。唐•韓偓《哭花詩》:“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元•鍾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間套•梁州曲》:“爭奈灰容土貌,缺齒重頤。”
𠄙 zhēng
𨒌 zhēng ●𨒌zhēng ㄓㄥ同“”。《説文•辵部》:“𨒌,正行也。征,𨒌或从彳。”《玉篇•辵部》:“𨒌,行也,今作征。” 【漢典】
𨛰 zhēng
𠲜 zhēng
𦙫 zhēng
zhēng 〔炡爚(yuè)〕煠。
𤇏 zhēng 𤇏zhēng ㄓㄥ ◎ 同“”。
zhèng 〔䦶䦷〕挣揣。䦷(chuài)。
𢘫 zhèng 𢘫zhèng ㄓㄥˋ ◎ 同“”。太平天國自造字。只用于人的思想行爲。
𢏰 zhèng
𢓞 zhēng
𢌦 zhèng
zhēng 〔眐眐〕独行的样子,如“魂眐眐以寄独兮。”
zhēng 众多:烝民。
𤇶 zhēng 𤇶zhēng ㄓㄥ ◎ 同“”。
𧘿 zhēng
𦚦 zhēng
𢮐 zhēng
𥒛 zhèng
𨜓 zhēng
zhēng 同“”。
zhēng|zhèng [zhēng]同“”。[zhèng]同“”。
zhēng 古同“”。
zhēng 同“”。
zhēng 〔聇聇〕独行的样子,如“魂聇聇以寄独兮。”
您也许还喜欢:
zheng的成语有哪些
* zheng拼音专题为您提供拼音是zheng的汉字列表,包括zheng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和轻声的所有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