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zhu的汉字

za zai zan zang zao ze zei zen zeng zha zhai zhan zhang zhao zhe zhei zhen zheng zhi zhong zhou zhu zhua zhuai zhuan zhuang zhui zhun zhuo zi zong zou zu zuan zui zun zuo
拼音是zhu的字有:主、住、注、诸、著、逐、珠、筑、驻、竹、祝、诛、柱、猪、烛、嘱、硃、铸、株、煮、贮、蛛、渚、铢、瞩、伫、箸、侏、拄、邾、杼、蛀、舳、炷、洙、麈、槠、苎、翥、潴、纻、橥、躅、茱、註、砫、蠋、諸、瘃、紵、疰、陼、詝、羜、豬、跦、貯、跓、鴸、鸀等。
汉字拼音解释
zhǔ 1.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3.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预示:早霞主雨。7.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8.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姓。
zhù 1.居住;住宿:你住在什么地方?。住了一夜。2.停住;止住:住手。住嘴。雨住了。3.做动词的补语。a)表示牢固或稳当:拿住。捉住。把住了方向盘。牢牢记住老师的教导。b)表示停顿或静止:一句话把他问住了。当时他就愣住了。c)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力量够得上(或够不上);胜任:支持不住。禁得住风吹雨打。4.姓。
zhù 1.灌入:注入。注射。2.(精神、力量)集中:注视。注意。3.用文字解释字句:注解。批注。4.用来解释字句的文字:附注。脚注。5.记载;登记:注册。注销。6.旧时赌博所下的钱:赌注。孤注一掷。
zhū 1.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诸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诸社会(=之于)。有诸(=之乎)?
zhù|zhuó|zhe [zhù]著作:名著。译著。[zhuó]1.同“着1”(zhuó)。2.同“着2”(zhuó)。[zhe]同“”(·zhe)。
zhú 1.追赶:追逐。逐鹿。随波逐流。2.驱逐:逐客令。逐出门外。3.挨着(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条说明。4.姓。
zhū 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zhù|zhú [zhù]1.捣土的杵:“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2.建造,修盖:修筑。建筑。构筑。3.居室:“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4.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zh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别称。
zhù 1.停留:驻足。2.(部队或工作人员)住在执行职务的地方;(机关)设在某地:驻京办事处。部队驻在村东的一个大院里。
zhú 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纸原料。嫩芽即竹笋,可食。
zhù 1.祝愿:祝你健康。祝两国的友谊万古常青。2.姓。3.削;断绝:祝发为僧(剃去头发当和尚)。
zhū 1.谴责:口诛笔伐。2.杀(有罪的人):害民者诛。3.要求:诛求无时。
zhù 1.柱子,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木、石或钢筋混凝土制成。2.像柱子的东西:冰柱。水柱。
zhū 哺乳动物。分家猪和野猪。家猪分肉用、脂用和兼用三类。头大,鼻和嘴都长,眼小,耳大,脚短,身肥。肉供食用,皮可制革,鬃可制刷子,并可做其他工业原料。
zhú 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zhǔ 1.嘱咐,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叮嘱。遗嘱。2.托(人办事):嘱托。依嘱代办。
zhū 同“”。
zhù 1.把金属熔化后倒进砂型或模子里,制成物件:铸铁。铸字。2.造成:铸成大错。
zhū 1.植物露在地面上的茎和根:守株待兔。2.成长的植物体:幼株。株距。3.量词。用于某些植物:一株小草。
zhǔ 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有水的锅里烧熟或把其他东西放在开水锅里烧一段时间:煮饺子。把病人的碗筷煮一下。
zhù 储存;积存:贮木场。贮草五万斤。缸里贮满了水。
zhū 指蜘蛛:蛛网。蛛丝马迹。
zhǔ 水中的小块陆地:江渚。
zhū 古代质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常指极轻的分量。
zhǔ 注视:瞩目。瞩望。高瞻远瞩。
zhù 伫立:伫候。伫听风雨声。
zhù 筷子。
zhū 身材异常矮小的人。这种异常的发育多由腺垂体的功能低下所致。
zhǔ 为了支持身体用棍杖等顶住地面:拄着拐棍儿走。
zhū 1.周朝邹国本来叫邾。2.姓。
zhù 古代指梭。
zhù 1.蛀虫,咬树木、衣物、粮食、书籍等的小虫。2.被虫子咬坏:这衣服被虫蛀了。
zhú 船尾。
zhù 1.灯芯:灯炷。2.烧(香)。3.用于点着的香:一炷香。
zhū 洙水河(ZhūshuǐHé),洙溪河(ZhūxīHé),水名,都在山东。
zhǔ 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制拂尘,故称拂尘为麈尾,也简称麈。
zhū 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黄绿色,果实球形,褐色,有光泽。木材坚硬,可制器具。
zhù 1.〔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白叶种苎麻,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易染色,不皱缩,是纺织夏布的重要原料。2.“苧”,另音níng
zhù (鸟)向上飞:龙翔凤翥。
zhū 1.(水)积聚:停潴。潴积。2.水积聚的地方。
zhù 苎麻。也指用苎麻纤维织的布。
zhū 拴牲口的小木桩:揭~(标明,揭示)。
zhú 见〔踯躅〕
zhū 〔茱萸〕灌木或小乔木。果实供药用。另有吴茱萸,灌木,花蕾供药用。
zhù 同“”。
zhù|zhǔ [zhǔ]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zhù]1.〔石砫〕县名,在中国四川省。今作“石柱”。2.古同“”。
zhú 蝴蝶、蛾等的幼虫,外形像蚕,身体青色。
zhū 1.眾多、各個:“諸事”、“諸子百家”、“諸善男子,善女人”。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3.之於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於”是介詞:“付諸行動”。《論語•衛靈公》:“子張書諸紳。”4.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5.於。《禮記•祭義》:“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6.他、之。《論語•學而》:“告諸往而知來者。”7.姓。如明代有諸茂卿。
zhú 冻疮:冻瘃。
zhù 同“”。
zhù 因不能适应气候或环境而得的病。如疰夏、疰船。
zhǔ 同“”。
zhǔ 智慧;知识。
zhù 羔羊。
zhū 同“”。
zhū 〔跦跦〕跳行的样子。
zhù 同“”。
zhù 停足。
zhū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不吉祥的怪鸟,形状像猫头鹰而长着人手。
zhǔ 一种鸟,即“山乌”,全身羽毛黑色发亮,尾、翼有绿色光泽,嘴鲜红,脚淡红。常结群高飞,叫声响亮。亦称“赤嘴鸟”、“红嘴山鸦”。
您也许还喜欢:
zhu的成语有哪些
* zhu拼音专题为您提供拼音是zhu的汉字列表,包括zhu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和轻声的所有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