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zi的汉字

za zai zan zang zao ze zei zen zeng zha zhai zhan zhang zhao zhe zhei zhen zheng zhi zhong zhou zhu zhua zhuai zhuan zhuang zhui zhun zhuo zi zong zou zu zuan zui zun zuo
拼音是zi的字有:子、自、资、字、紫、姿、姊、滋、咨、孜、恣、梓、淄、谘、笫、辎、赀、渍、籽、滓、缁、龇、髭、孳、訾、觜、眦、锱、嵫、秭、趑、胔、茈、鲻、虸、資、胾、趦、鄑、鎡、耔、鼒、茲、訿、鯔、镃、鶅、齍、眥、秄、茊、禌、輺、鰦、秶、葘、鈭、諮、茡、貲等。
汉字拼音解释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1.财物;钱:物资。投资。2.质地:资质。3.资格;资历:论资排辈儿。4.供给;提供:资助。以资参考。5.“貲”,另同“
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1.红和蓝合成的颜色:紫红。青紫。玫瑰紫。2.姓。
姿 1.样子;形态:姿势。雄姿。2.容貌:丰姿。
姐姐:姊妹。
1.繁殖;生长:滋生。滋长。2.增添;加多:滋益。滋润。3.喷射:水管往外滋水。
1.商量;询问(政事)。2.叹气的声音:咨嗟。
〔孜孜〕也作孳孳。形容勤勉,不懈怠:孜不倦。
1.放纵;没有拘束:恣意。2.舒服;自在(zì·zai):恣得很。
1.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梓器(棺材)。梓宫(皇帝的棺材)。2.治木器:梓人(古代制造器具的木工)。梓匠。3.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木板:付梓(把稿件交付排印)。梓行(xíng)。4.指故里:梓里。桑梓。5.姓。
淄河,水名,在山东。
同“”。
竹篾编的席。也用作床的代称:床笫。
古代一种有帷子的车。
1.计算:所费不赀。2.“貲”,另同“
1.浸;沤:渍麻。2.油泥等粘在上面难以除去:不让机器渍上油泥。3.积存在物体上的脏物:油渍。血渍。4.地面积水:排渍。
某些植物的种子:棉籽儿。菜籽儿。花籽儿。籽棉。
1.沉淀的杂质:渣滓。泥滓。2.污浊:垢滓。滓浊。
黑色:缁衣。
(牙齿)暴露在外边:龇牙咧嘴。
嘴上边的胡子:髭须。短髭。
繁殖:孳生。孳乳。
[zī]1.同“”2.姓。[zǐ]说人坏话:訾议。訾毁。
zī|zuǐ [z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zuǐ]同“”。
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通称眼角。
古代质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
见〔崦嵫〕
1.〔秭归〕地名。在湖北。2.古代数目名,指一万亿,也指十亿或千亿等。
〔趑趄〕行走困难。也比喻犹豫徘徊:趑不前。趄(jū)。
腐烂的肉。
[zǐ]茈湖口(Zǐhúkǒu),地名,在湖南。[cí]见〖凫茈〗。
鱼,身体长,前部圆,后部侧扁,头短而扁,吻宽而短,眼大,鳞片圆形,没有侧线。生活在浅海或河口咸水和淡水交汇的地方。是常见的食用鱼。
〔虸蚄(f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吃庄稼叶的害虫,如“榆关有虸蚄(fāng)虫,延入平州界。”
同“”。
切成的大块肉。
同“趑趄”的“趑”。
1.古地名,中国春秋时属鲁,在今山东省汶上县以南。2.中国春秋时纪国邑名,在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北。
同“”。
给庄稼苗的根部培土。
上端收敛而口小的鼎。
同“”。
訿 古同“”。
同“”。
〔镃基〕也作镃。古代一种锄头。
1.古代对野鸡的别称。2.鵵轨鸟(一说是猫头鹰)。
1.古代盛谷物的祭器:“凡祭祀,赞玉齍。”2.古同“”,稷,谷物:“辨六齍之名物与其用。”
眼眶。《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頭髮上指,目眥盡裂。”唐•杜甫《望嶽詩》:“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zǐ|zì [zǐ]给禾苗的根部培土。[zì]禾苗杂生。
古同“”。
息。
古同“”。
古书上说的一种黑色的鱼。
古同“”。
古同“”。
〔鈭錍(pī)〕短斧。
同“”。
苴麻,即雌株大麻。
同“”。
您也许还喜欢:
zi的成语有哪些
* zi拼音专题为您提供拼音是zi的汉字列表,包括zi的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和轻声的所有汉字。